在我县有一道赣南客家传统名菜——宁都“三杯鸡”,这道菜历史悠久,以其肉质鲜嫩、原汁原味、浓香诱人、味道醇厚而闻名。成功入选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指定菜品和《中国名菜词典》,被评为赣菜“十大名菜”,今天我们跟着宁都菜烹饪技艺、非遗传承人李春能一起来探究“三杯鸡”的烹饪技巧。
第三代传承人李春能告诉我们,三杯鸡的做法精髓是“三杯”秘制调料:酱油、黄酒、茶油,配合葱、姜提鲜增味。首先,鸡肉切块,放入砂钵备用,点着木炭和茶油炭屑,放入客家土锅炉上煸炒,炒出香味。
据说,宁都“三杯鸡”的由来和民族英雄文天祥有关。1255年文天祥选为贡士,入白鹭洲书院,此时宁都状元谢元龙已51岁,英雄迟暮,壮心未减,游学白鹭洲,两人结识,一见如故,互引为知己。南宋末,时局动荡,谢元龙隐居老家,听传文天祥已被杀害,带一只三黄鸡、一壶关生酒,千里迢迢来燕京祭祀哀悼。后在狱中见到文天祥,二人感慨万千举杯共饮,并请狱卒帮忙烧鸡下酒。恰好狱卒也是宁都人,便欣然应允。于是,他把鸡宰杀好,找来一个瓦钵,放进鸡块后,倒入米酒,再从附近人家要了点酱油和食油,用几块砖头架起瓦钵小火煨制,煨好后芳香四溢。文天祥饮酒汤,食鸡肉,心怀亡国之恨,慷慨悲歌。
此后不久,文天祥即慷慨就义。狱卒和谢元龙二人回乡,每年相约用这种方法煨鸡,以祭奠文天祥,“三杯鸡”也因此闻名。
宁都三杯鸡有着家国情怀的历史渊源,后来经过宁都客家人的改良后,逐渐变成了当地的一道招待外宾的特色客家美食,它外观色泽金黄、香气四溢、口感软滑、味道鲜美,深受大众喜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