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陶瓷综合装饰?
简单说,就是在一件整体构思的陶瓷作品中,综合运用两种以上不同属性的装饰工艺和技巧。
诸如刻、填、喷、彩等多种工艺装饰手法;或使用釉上、釉中、釉下等不同彩绘技法;或将陶瓷与异质的其他材质综合用于一体,如竹木、塑料、金属等。
它最突出的美学特征是创意美、整体美。
▲
瓷上镂空红木综合装饰,青花釉里红事事如意盖瓶
01
破坏与完美
陶瓷最让人欲罢不能的地方,是在于它天生就做不成你想象的样子,经过炉火淬炼窑变,最终出窑是什么样子,谁也没法预料。
作品一眼就能望到头,那也就失去了创作的迷人之处。
近两年,老“玩”童冯少胜出奇制胜,经常对一件堪称完美的瓷器进行切割,然后镶上佛珠,在陶瓷综合装饰领域,又开辟了新天地。
▲
瓷上雕刻
冯少胜家中墙上悬挂的《春夏秋冬》四条屏,让人极受震撼。
远观,是国画四条屏;近看,竟是瓷板画。这种错觉震撼或许就在于“安能辨我是雄雌”。
▲
仿古绢无光色釉 釉下五彩四条屏
四条屏以宋绢帛画为底色,添加现代装饰元素在瓷板上绘制《春》(春笋)、《夏》(莲花)、《秋》(石榴)、《冬》(青菜、萝卜、柿子),独具个人特色。
国画四条屏不少见,将国画仿制到瓷板上早在清末乃至民国已成时尚,但这些一眼就能辨别是瓷板画。
冯少胜这一系列作品独辟蹊径。
▲
仿古绢无光色釉 釉下五彩梅兰竹菊四条屏
仿宋绢底色,是冯少胜到野外寻找原矿石配制的,并未使用颜料,创造出磨砂哑光的形态,继而通过国画手法,使两者有机融合。
最让人震撼的是,他不惜风险,对这些瓷板画进行不同程度的切割,嵌入佛珠。
秉承“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必须自己干”的宗旨,他购买了车珠机床,车出自己需要规格的木珠。
▲
五彩梅兰竹菊镶器
将陶瓷与木质结合,最开始是在瓷瓶上开窗,用筷子折成小段镶嵌而出,那是雏形,后来慢慢演变成佛珠,最后将瓷板底色配置成哑光磨砂仿宋绢帛画状态,将四条屏的整体美观推向高潮。
将陶瓷、宋绢、木珠有机融合,冯少胜是第一人,克服了难度,也“玩”出了高度。
02
“玩”心不改
创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步步升华而来。
冯少胜认为,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他非常喜欢结交画家,早年间,经常到北京、山东、广东等地游学,从朋友作品里汲取养分。
▲
写生
能在宣纸、绢上展现的中国笔墨文化,如何通过陶瓷来展现?探索陶瓷综合装饰和国画之间的“黄金契合点”,这是冯少胜一直在思考的。
经常一些朋友问冯少胜:你不累吗?
冯少胜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地回答到:我真没感觉累,在陶瓷综合装饰这条路上,我一直在玩。
▲
瓷木综合装饰雅室兰馨瓷板
但从他的作品能看出,他玩的是先破后立、守正创新、独树一帜。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它正挂在客厅墙壁处。
▲
瓷木综合装饰四条屏
虽已年过花甲,但他一直保持“玩”心不改,屡次尝试。
做出很多东西,也达不到冯少胜想要的效果,但他认为创新就应该是一次次试验,把思想注入作品,作品才能更好地展现文化、思想。
来源: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