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是个好地方 | 罗牧故里

宁都县钓峰乡黄潭村是“江西画派”的开派领袖、中国山水画一代宗师罗牧的家乡。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位于高高的桃山脚下。

有一条小河从西北方向流来,弯弯的,像一枚鱼钩,仿佛要将高高的桃山峰峦钓住。于是堪舆家迸发出象形与意会的思维火花,将这个地方命名为“钓峰”,黄潭就是钓峰其中的一个自然村。

黄潭村处于这枚鱼钩的前端。站在村口遥望:视野宽广,远山苍茫,一山横亘如书案,黄陂河直入胸怀。近处,左右两座小山,在小河边环抱一块小盆地。多年以前一遇洪水,小盆地就形成了一汪水潭,庄稼被淹死,水浑黄浑黄。村子因此而得名,叫“黄潭村”,从古代一直叫到现在。

黄潭村,罗牧的故居,已被现代建筑所替代,只有它的左侧还保留一条卵石小路,弯弯曲曲的,仍在向人们诉说着一种岁月深邃的古意。

明代天启壬戌岁(1622年)七月十一日,罗牧出生在黄潭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父亲罗必远,母亲丁氏。兄弟四人,罗牧最小。罗必远精明能干,目光长远,他看见罗牧从小聪明好学,就把十来岁的罗牧送到宁都县城拜师学艺,一拜就拜到了当时著名的书画家魏书的门下。罗牧从此走上了一条通往“一代画宗”的艺术之路——他走出宁都,走往庐山,走往黄山,与八大山人交往,与南昌的画友交流,与江、浙一带的画派名家切磋,最终成为当时江西山水画派的开派领袖、中国山水画的一代宗师。

“人穷志不穷”,“穷则思变”,这就是客家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生存哲学。直至今天,我们都不得不佩服罗必远的那种办事“必远”、看人“必远”的眼光。

钓峰乡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兼多种经营的传统农业乡。当前,钓峰乡正在全力打造绿色产业,开发以瞻仰罗牧故里为中心的绿色旅游。流经钓峰的黄陂河两岸,5000亩油茶林、万亩黄栀子、万亩黄金茶、葡萄园、草莓园……一个个园区正在形成。这是当下钓峰乡政府领导人的立足长远的战略眼光,她(他)今天要钓的不仅仅是一个桃峰,而且要钓来千千万万前来旅游的客人,钓万两黄金!我以为,她(他)们的眼光肯定比古代罗必远的更高更远!

罗牧的故里——钓峰乡,她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