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彭泽县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扶贫产业,不断强化典型示范,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添砖加瓦。
当前,正值猕猴桃成熟采摘的最佳时节。走进天红镇大港村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一排排猕猴桃架上挂满了成熟的果实,让人垂涎欲滴。

【县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执行会长 冯红兵】:“我们今年预计产量会达到5万斤左右,产值可能在80-90万之间;明年可能在这个基础上会翻一翻达到180万,那么到后年的时候,可能会达到300万左右的一个产量。”
该基地通过建立“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目前已吸纳当地51户181名贫困人口到基地就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天红镇大港村贫困户 吴华荣】:“我们都是种田的,现在有了这个务工,一天能多赚100多块在家还能带着孩子,也不用东跑西跑。”

良好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给周边的贫困群众带来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更让基地负责人看到了猕猴头产业发展的良好前景。
【县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执行会长 冯红兵】:“我们猕猴桃今年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后,镇里和村里都给我们大力的支持,准备把曾经规划都没有实施的计划实施,把整个大岗村的一片全部规划为猕猴桃基地,把它打造成为一个旅游观光的发展模式。”

大岗村猕猴桃种植是彭泽县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在扶贫道路上帮扶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该协会已先后建立了13家村级扶贫产业基地,发展了红菱、菊花、瓜蒌子等十余项扶贫产业。为进一步加大消费扶贫力度,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在此基础上,协会还将扶贫产品搬进大型商超,稳定扶贫企业发展及职工就业。
【县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会长 张爱芳】:“通过这个大卖场,我们已经引进了全县20余种扶贫产品在这里进行销售。预计在销售的过程当中,会带动我们全县的贫困户和农户将近1000多户,5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还拓宽了扶贫产品的销售渠道,让我们的扶贫企业不仅增加扶贫收入,还让更多的贫困户的饭碗有了一定的保障。”
来源:彭泽县融媒体中心 王嘉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