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王婷 记者 傅志刚)9月21日,新余市关于推进城乡公共交通资源均等化召开会议。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龚军保,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协助负责人陈旭,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城区大队负责人曾国陵参加会议。
(王婷 摄)
近年来,新余市交通运输部门着力建立完善城乡公共交通资源均等化运行机制,按照“政府主导、落实责任、健全机制、分级负责”原则,以“三化”和“五定四统一”为标准,通过财政补贴,实现城市公交“四类人员”免费乘车,城乡公交低票价运营、镇村公交保障建制村通车,形成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服务体系,城乡公交线路开得通、留得住、城乡居民出行便利。
落实城市公交“四类人员”免费乘车。为落实国家惠民政策,满足居民出行需求,自2006年8月1日起,新余公交对主城区“四类人员”(65周岁以上老人、小学生、残疾人、现役军人)实行免费乘车、中学生实行优惠乘车; 2017年起对道德模范和优抚对象实行免费乘车: 2020年新增五星志愿者实行免费乘车。市政府对上述人员免费乘车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市级财政每年定额补贴1338万元,一定三年。
(王婷 摄)
落实城乡公交保障机制。《新余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方案》提出,按照“政府主导、因地制宜、逐步改造、政府扶持”的原则,逐步将农村客运纳入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构建城乡客运一体化。市九届人民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决定,对城乡公交线路实施财政补贴,市、区补贴比例为5: 5,从2016年起,一定四年。
建立支持农村客运持续稳定运营的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客车线路“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农村道路客运油价补助退坡资金优先用于支持农村客运发展;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由县区政府主导建立本地区镇村公交的财政补贴保障机制。截至目前,全市38个乡镇(办事处),通客车率100%;396个建制村已基本实现通客车,其中有32个建制村因公路改造原因暂停客车运营,待公路改造完成符合通行条件,即可恢复运营。
(王婷 摄)
畅通服务投诉渠道。依托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和12345市长热线等投诉渠道,及时收集反馈群众意见建议,建立服务质量常态化监督考核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客运服务质量进行动态监管,将服务质量与财政补贴策挂钩,提升客运服务水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