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上世纪90年代,仍有许多学者认为,5万年前人类突然获得了认知能力,随后才产生了拥有复杂的语言和符号系统的人类文明。当时的科学家提出,古人类的生理构造与现代人相似,但其认知能力仍与现代人相差甚远。而文明的诞生,是因为人类基因发生了突变。过去认为,雕塑、装饰品、绘画作品、乐器和旧石器时代晚期(4.2万~1万年前)的墓葬都是这一巨变的关键证据。同时,是否具有文化表达产物,也被视作不同人类物种在生理与认知能力上的鸿沟。这道鸿沟似乎把约4.2万年前迁入欧洲,已经具有现代人解剖学特征和认知能力的新的人类分支,和12万年前就生活在欧洲土地上的尼安德特人区别开来:这批进入欧洲大陆的人类被称作克罗马农人,他们拥有全新的认知能力和重要的技术创新,因此迅速取代了之前居住在此的尼安德特人。
在本世纪初,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现代人认知能力出现的时间应当远远早于5万年前,大约在智人从非洲起源之后。也就是说,所有现代人都能追溯到相同的非洲祖先。这个假说的证据在于现代非洲人具有极其丰富的基因多样性,高于非洲人以外的全部其他现代人。事实上,其他大洲人类的基因多样性甚至能够被视作非洲人的一部分。古人类的基因数据显示,以非洲东部和南部为中心,距离越远,遗传多样性往往就越低。此外,对基因数据的模型分析还显示,在过去20万年内,曾发生过一次小规模人类种群的扩张。
根据基因数据模型的分析结果,一个结构单一且人口稀少的人类种群先是“占领”了非洲,随后扩散到了整个地球。这个假说与所谓的“多地区进化说”截然相反,后者认为现代人是非洲和亚洲本地的古人类各自演化形成的。
与基因证据相符的是,古人类学家在非洲发现了一些具有部分现代人特征的古人类遗骸,比如在埃塞俄比亚的赫托遗址和奥莫-基比什遗址中曾发现距今15万~20万年的遗骸,它们可能就是现代人的祖先。新人类分支的产生过程遵循着经典的生殖隔离理论:基因发生随机突变,经过自然选择,演化后的人类与原始人类的差异被逐渐拉大,最终形成了种群间的生殖隔离。新产生的人类分支已经具有了现代人的颅骨形态和认知能力,并且迅速取代了原始的非洲人。在迁离非洲之前,他们的基因和认知水平尚未发生明显的改变。随后,在6万年前,他们替代了全体古欧亚人类,如居住在欧洲和亚洲西南部及非洲东北部的尼安德特人,以及居住在亚洲的直立人和匠人的后代等。
总体来说,从那个小规模的原始种群演化至我们这些现代人类的过程中,自然选择使我们的祖先获得了额外的特性——能够产生类似现代语言的新的认知能力,以及能够创造并传承复杂技术和符号文化的能力。
这个理论模型的优势之一就是过程简单。智人成功的关键之处在于,相比地球上同时期的其他人类,他们的适应性更强。因此,智人注定要取代那些在解剖特征和认知能力上都“更原始”的古人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