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型企业生产车间
企业生产画面
机械产业生产车间
从事蹦床生产的工人们
神华药业
生产车间繁忙的流水线
媒体朋友现场感受金湖高科技企业
现场介绍大型盾构机
在淮安市首家实现全面复工复产,首家实现主要指标扭负为正:全年预计规模以上应税工业开票、全部工业入库税金同比分别增长8%、10%;销售超亿元企业达60家,税收过百万元企业达150家,同比分别增加5个、10个……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肆虐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金湖县上下勠力同心,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大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全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全县工业经济保持了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成功在大考中站稳脚跟、跑出发展“加速度”,为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经济答卷。
“疫”不容辞 助企为民出硬招
“接到上级指令后,2020年2月2日我就进驻企业,实施疫情防控和安全督查,做好沟通对接工作,确保企业健康有序生产。”金湖县市场监管局综合检验检测科工作人员张青胜说。2020年年初,金湖在淮安市首家建立企业驻企指导员工作制度,选派来自各机关单位、企业所属乡镇(街道)、园区的262名党员干部驻点全县规模企业,全力当好金牌“店小二”,助力企业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
针对复工复产工作中的痛点难点,他们先后出台《金湖县党建助推企业复工复产“暖企红10条”》《金湖县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十二条意见》,狠抓政策落实,为受波及的中小企业协调申请贴息贷款5000多万元、指导疫情物资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资金达1940万元,为企业添衣增暖,助推企业驶入复工复产快车道。
战“疫”时刻,“不见面”审批服务同步上线。金湖县通过网站、APP、自助一体机、窗口咨询电话等办事渠道,鼓励企业、群众通过远程渠道办理事项。同时,依托各类在线网络平台开展24小时远程审批服务,保障各类政务服务不断档、不打折,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影响。
“当时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了经营范围变更手续,这给我们企业全力转产口罩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也给我们争分夺秒、战胜疫情鼓足了信心。”2020年3月,为打好防疫物资保障战,当地工信等有关部门先后帮助6家企业转产口罩机、3家企业转产口罩、1家企业转产熔喷布。江苏神华药业有限公司和江苏七彩卫生用品有限公司通过24小时远程审批服务的方式,仅用半天就顺利完成手续登记、领取营业执照,为该企业每日3万只口罩产能打下了基础。
送指导、送政策、送资金,惠企大礼包不断上门。在有关部门指导下,疫情期间金湖县爱特福84、金卫机械、承开中药3家企业先后被列入国家首批疫情防控物资保供企业;神华药业、今日卫生等5家企业被列入江苏省疫情防控物资保供企业,数量位列淮安市第一。
逆势扬帆 巧做惠企“红娘”
2020年1-11月,金湖县外贸企业未发生一起索赔或者未收到货款的情况,全县外贸进出口达到了4.75亿美元,在逆境中实现了3.9%增长,提前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疫情发生以来,金湖县商务局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深入企业一线充分调研走访,企业出口风险大、出口成本增加、出口贸易融资难、出口业务难做等外资外贸企业面临的四大难题被一一梳理解决。
该县依托“一机制两专班”,即县外贸外资协调工作机制和重大外资项目、重点出口企业工作专班,做好上下联动和部门服务工作,努力稳定外贸进出口和外资规模水平,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强化对重点外贸企业和重点外资企业的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企业在手订单和经营动态,主动对接海关、银行、信保等涉外部门,扮演好牵线搭桥、落实执行各种惠企政策的“红娘”角色。
同时,为了帮助外贸企业在疫情期间突破“有单无力接、有单不敢接”的窘境,该县对接中信保江苏分公司,帮助西派集团等35家企业投保货物出口保险,投保金额超过了1亿美元,降低了企业收汇风险、订单风险,为企业资金流转、再生产提供循环空间,同时协调市贸促会为企业出具因疫情不可抗力延迟交货事实性证明,减小了企业出口延期损失;通过组织企业申报多项专项资金,外贸外资企业出口成本得到进一步压缩;全县出口500万美元以上的重点外贸企业,明确由帮办单位一把手挂钩负责,专人进行对接,建立起镇街、开发区为主体、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形势分析会、会办会;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外贸企业面临的共性难题,该县主动对接中国银行,成功帮助腾威电子、力强鞋业等8家企业争取“苏贸贷”无抵押贷款4000多万元,贷款贴息30多万元;通过组织外贸业务培训、线上线下展会等,帮助西派集团等十多家企业成交了1100多万美元;帮助理士科技、三禾鞋业成功获批江苏省重点培育出口品牌企业;体育器材产业出口量激增,和跃运动器材、宝祥体育器材等大批体育器材厂商出口量相比上年,均实现了翻倍增长。
“智”造赋能 引领产业升级
来到金湖县西派集团自动化生产车间,一条条流水线在智能系统的操控下正有序运行,偌大的车间里四五个技术员来回忙碌。“今年我们对生产装备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总投资1.5亿元技改后的智能工厂带来的成效十分显著,现在整个车间只需要五个人,就能达到原有传统制造模式二三百人的工作总量,且质量更可控,产品交期更适时。”西派集团董事长梁桂华说。
产品竞争力离不开科技创新力,关键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企业的硬核创新实力。
近年来,金湖县把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全力推动“金湖制造”向“金湖智造”战略转型。早在2019年8月,金湖县就颁布《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多项惠企政策,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帮助传统制造业从“人海模式”中“破网而出”。如今“三年计划”时间近半,“智”造升级进展喜人。仅2020年,就累计实施500万元技改项目115个,通过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2个,获批省级新技术新产品7项,列入省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目录6项;创成省级示范智能车间3家,通过省级以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企业16家,获批省“星级上云企业”6家、四星级上云企业8家、三星级17家。
智力引进与人才培养是发展“智”造的重要支撑。瞄准企业技术攻关方向,该县加深与高校院所交流合作,获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获批省高企培育入库企业48家、国家高企48家,位列淮安市第一。
云帆高张,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围绕“十四五”规划目标,金湖县将以高端装备、新材料和大健康等产业为主攻方向,着力提高企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以爱特福84、斯必得、红光仪表等企业为智能制造示范试点,全力支持西派集团等企业创建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同时加大精准招商力度,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扩链,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届时,智能制造升级战略将在金湖大地上由点到面全面铺开,金湖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行稳致远。
本版组稿:金湖县政府新闻办
图片提供:陈义宝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