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违规经营贷消费贷 多地涉房资金管控收紧

业内人士称,2020年下半年以来,部分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究其原因,正是部分不该流入楼市的资金流入楼市,炒作并推高了市场热度。未来随着调控趋严,投机炒房、渲染炒作迹象将明显减少,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热度将明显降温。

“最近银行对‘经营贷’监管明显收紧。”李西(化名)对记者说,此前她本想借助“经营贷”在北京购买自己第二套房,但刚和中介咨询完就遇到严格的监管。

北京银保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日前下发《关于加强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通知显示,监管部门将结合监管大数据进一步加强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力度,对因信贷管理不审慎导致的个人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将从严从重查处。

上海银保监局此前也发布监管文件,要切实加强信贷资金用途管理,高度重视信贷资金用途管控,强化用途警示;禁止发放无用途、虚假用途、用途存疑的贷款;防止消费类贷款、经营性贷款等信贷资金违规挪用于房地产领域。

目前广东的房贷合规性抽查趋严,银行内部审批也更加严格,对于收入和年龄不匹配的房贷情况也在进行审查。广东一房地产中介经理黄先生介绍,银行抽查到其经手的购房客户,让客户说明购房首付款来源。据悉,该购房客户刚毕业,年龄仅23岁。“其购房款是父母给的,我们针对这一情况也出具了相关证明函和保证函,证明该房产是购房者用于自住。”据房产中介介绍,如果购房者选择用经营贷购房,不合规问题暴露后,很大概率需要提前还款。

“好经歪念” 涉房资金乱象需严查

以“经营贷”为例,据了解,2020年,不少银行的房抵经营贷利率降至4%以下,个别优质企业甚至能拿到低至3.65%的利率,对比北京同期的房贷利率,“利差”直观可见,且可以先息后本还贷。“经营贷”本身是为了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发展,但是部分资金通过“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属于“好经歪念”。

除经营贷外,消费贷也成为部分购房者加杠杆的重要资金来源。此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贷款中介机构明知客户的资金用途是购房,但仍表示可以帮助其从银行贷出消费贷。一位贷款中介机构人士对记者说,单笔消费贷金额不够的话,可同时从几个银行贷出款。

调控给市场降温 楼市走向仍待观察

杭州方面也严查“代冻资”行为。2月18日,杭州市发布了一则《关于提供虚假购房报名资料人员的通报》表示,经对商品住房项目摇号登记信息进行对比甄别,发现“御潮府”“丹枫四季院”“君品名邸”“紫璋台公寓”等九个项目中有27户家庭的申报信息或报名材料存在虚假、失实情况。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认为,监管部门对经营贷流入楼市严查体现了对房地产金融的强管控信号。这会促使一些商业银行、中介机构等在信贷方面审查更加严格。严跃进认为,对于一些后续想借助经营贷购房的人,操作空间会降低。客观上将会使得房产市场有所降温,尤其是一些热点楼盘。他表示,落实“房住不炒”,资金管控一定要到位,这样房地产市场才会更加趋于平稳。

<p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15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易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亦琪表示,在多方调控下,预计未来几个月楼市热度将有所下调,房价涨幅将保持低位。

(作者:钟梦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