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能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图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障。
一直以来,南昌县教育系统以修师德为根本、强师能为重点、铸师魂为核心,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强化业务培训、打造和培育“名师工作室”、集团化办学等举措,不断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学子享受到越来越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在选育管上下功夫
补充完善师资力量
小小的办公室里,放着几张简单的课桌、两个资料柜,剩下的就是一堆堆的研究资料……莲塘一中的几个名师工作室,条件简陋,却为全县培养出了92名省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近几年,他们多次参与省市公开课、示范课录制,送教下乡100余人次,斩获教学竞赛类市级以上奖项300余项,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课题100余个;培养了15000多名优秀高中毕业生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其中36人被清华、北大录取。
为引领教师成长,2013年开始,在县教体局的指导下,莲塘一中仿照大学里教授开设研究所的做法,先后创办多个名师工作室,为全县的教育事业培育了大量的优秀教育人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力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就是为了督促名师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参照莲塘一中的做法,目前我县还有莲塘一小、银三角实验学校、银河学校、莲塘二中、莲塘三小、莲塘三中、诚义学校、县教科所共8个单位开办了20多个名师工作室,工作室里共有名师31名。2020年有11个工作室被评为南昌市‘优秀名师工作室’。还有部分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的名师工作室也正在筹建中。”南昌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南昌县着重在“选”“育”“管”上下功夫。除了为教师发展搭建优质平台,该县还大力实施教师补充工程,通过全省统招、全省选调、特岗计划、定向委培师范生、三支一扶、返聘退休教师、编外招聘幼儿园教师等多渠道补充教师,稳定教师队伍。近三年,全县每年都稳步实施教师补充“千人计划”,并且补充力度逐年加大。目前,全县在岗教师达8467人,结构上也进一步优化:40岁以下的教师有4067人,本科及以上学历5575人,中小学一级教师3335人、副高级1552人、正高级教师3人。
同时,该县大力实施教师培训工程,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推动校本培训工作扎实开展,进一步浓厚教研、科研氛围,形成一支专家型教师队伍;实施教师待遇提升工程,重心下移关注乡村学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标准这一硬性规定,实施《南昌县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20条》等,促使教师职业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实施集团化办学
促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黄丹凤原是莲塘二小的一名语文老师。去年,她被学校选派前往集团成员校——滨江学校任教,并与该校老师结成教学帮扶对子。在她的积极带动和影响下,滨江学校的语文教师基本素养、教学水平以及学生考试成绩均得到了较大提升。“通过集团化办学,让龙头校与成员校互派教师进行交流学习,有利于帮助教师尤其是成员校的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南昌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南昌县积极探索实施教育集团化发展带动战略,成立了以莲塘一中、莲塘四中、莲塘五中、莲塘六中、莲塘一小、莲塘二小、莲塘三小、洪州学校、银河学校为龙头校的9个教育集团,提出了“1+2+X”教育集团办学模式,即“1所县直学校带动2所乡镇学校和X所其他学校均衡发展”。一方面,通过“城区带农村,强校带弱校”的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区弱校和农村学校辐射,促进城乡、校际间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推行九个教育集团的人才共建、共育、共享,实现抱团发展。9个教育集团分别建立了办学质量评估制度,以及统一的各项制度(包括教师考勤、业务培训、教师流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细则)。龙头校与成员校互派人员进行轮岗交流,并组织开展集团内学科教师的交流和业务提升,推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合理流动,进一步促进教师思想转变,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切实提升了全县教育教学水平。
坐落于东新乡的洪安学校,创建于2011年,原是一所六年制的公办乡村学校。在纳入莲塘三小教育集团后,该校经过几年的发展,不仅在校园硬件设施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成绩得到学生家长广泛认可,在校生由集团化办学前的282人增加到现在的546人。“有了莲塘三小的具体指导,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都有了很大提升。现在,我们的校园环境越来越好了,教学质量也越来越高了。”洪安学校校长邓敏说。
深化县管校聘改革
破除交流轮岗机制障碍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在编在岗教师纳入县级统筹,淡化学校编制管理,以促进全县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南昌县被确定为“江西省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也是南昌市唯一一个试点县,该县教育质量也将因此提升到一个新阶段。
为了确保改革试点工作出成效,南昌县教体局在广泛征求中小学校以及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基础上,拟定了《南昌县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草案)》,并已报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研究,预计将在2021年暑期全面启动公办中小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工作。
据了解,南昌县“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工作的重点内容为“三统筹五完善”,即“统筹教师编制管理”“统筹教师岗位管理”“统筹绩效工资管理”以及“完善中小学岗位聘用管理制度”“完善交流轮岗激励约束机制”“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完善教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完善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管理机制”。此项改革完成后,将进一步破除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机制障碍,并进一步加强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编制、专业技术岗位、教师聘用和绩效工资的统筹管理,增强了学校用人自主权;建立编办、人社、财政部门分别核定编制、岗位、资金总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统筹,学校具体管理的教师管理工作机制;构建科学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提升人事管理效能,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效率,着力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的转变,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实施‘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可以破除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机制障碍,推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并同时强化学校用人自主权,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从而达到全县中小学校办学效益全面提升、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效果。”南昌县教体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在南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昌县教育系统将进一步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光荣职责,书写新时代教育发展新篇章。
来源:江西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