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英雄城“四有”干部 坚决扛起省会责任
—— 一论深入学习贯彻省委书记易炼红在南昌调研时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南昌是省会城市,在全省发展格局中地位重要,作用不可替代。”11月4日,省委书记易炼红履新后深入设区市调研,第一站就选择了南昌,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加快南昌发展的期盼,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南昌示范带动、引领全省发展的厚望。
“省会强则全省强,省会兴则全省兴。”南昌作为江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和教育中心,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肩负着擦亮江西“窗口”、展示江西形象、树立江西“标杆”的神圣职责,承载着在省内率先“作示范、勇争先”、辐射兄弟城市、引领全省发展的重大使命。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倡议、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江西来到了厚积薄发、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南昌作为大南昌都市圈的核心,肩负着全省的期望和重托。
关键时期、紧要关头,作为全省龙头、英雄城市,南昌必须率人之先、奋勇争先、敢为天下先,以“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的雄心壮志坚决扛起省会责任。省委书记易炼红在调研中对南昌率先“作示范、勇争先”,再展英雄城雄姿提出了“两个大幅提升”的期望和“六个尽显”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加快南昌发展、提升省会首位度的殷殷期盼和厚望,也昭示出强省会、兴省会的坚定决心和豪迈气概。
落实省委部署要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南昌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省委书记易炼红提出的英雄城雄姿、“两个大幅提升”和“六个尽显”的深刻含义。
英雄是一种寓意,南昌是“敢于打第一枪”的英雄城,孕育了以“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为特质的八一精神。这种特质,就是英雄城雄姿,面对挑战,横刀立马;担当使命,舍我其谁。“两个大幅提升”是南昌当前亟待解决的最紧迫问题,南昌要牢牢抓住、用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机遇,必须推动南昌经济首位度大幅提升、推动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大幅提升。“六个尽显”是对南昌做好各项工作的全面指导,南昌要扛起省会责任、重振发展雄风,必须要有“敢于再打第一枪”的英雄壮举,尽显英雄城气概、胆识、风采、情怀、格局和本色。
立足新时代,南昌要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不断扩大城市影响力,党员干部是关键。英雄城的党员干部要有“英雄情怀”,要争做发展的“领头羊”,努力成为英雄城各条战线上有干劲、有思路、有办法、有活力的“四有”干部。
争做英雄城“四有”干部,必须坚持不懈抓学习,持续提升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注重知识更新,提高专业水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管一行像一行”,努力成为本行业本领域的行家里手。
争做英雄城“四有”干部,必须驰而不息转作风,切实增强省会意识,自觉定位一流、主动对标先进,进一步激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攻坚斗志、厚植“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发展韧劲、涵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为民情怀,大力弘扬“脚上有土、心中有谱”的工作作风,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在一线指挥协调、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推动工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争做英雄城“四有”干部,必须持之以恒提效能。社会飞速发展,如果没把握住机会,发展必然一步慢、步步慢。党员干部必须大力倡导“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精神,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建功必定有我”的干劲,攻坚克难、奋起直追、争先进位。
争做英雄城“四有”干部,必须坚定不移抓落实。省委书记易炼红在南昌调研讲话,赋予了南昌新使命、吹响了南昌发展的新号角。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书记易炼红在南昌调研时讲话精神上来,自觉把南昌的工作放在全省、全国大局中考虑,牢牢把握省委对南昌发展的定位,紧密结合南昌实际,努力在引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上、在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上、在引领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上、在引领保障改善民生上、在引领创新社会治理上、在引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扛起省会责任,彰显省会担当,作出省会贡献,切实把南昌工作一件件落到实处、一项项干出成效,强力推动各项工作在全省走前列、在全国有地位,全面推动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奋力把发展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