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则消息引发了全网关注:
成都允许摆地摊,两月增加8万就业岗位,
全社会都给予了认可和表扬。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中央文明办引导各地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保障民生需求,使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在四川成都黉门街,一家川菜家常菜馆的老板姜韩正忙着招呼客人。为了保持用餐距离,她在店外临时加了七八张桌子。
成都黉门街餐饮商家姜韩说:“我们餐桌能摆到外面了,一是吸引客人,二是外面凉快。我们的收入也提高了不少,去年一天营业额1000元,现在营业额一天能有2000元。 ”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四川成都允许在确保不影响居民、交通和不扰乱市容环境秩序的情况下,可以摆摊设点,助力商户恢复经营和经济复苏。
成都市民 丁齐:现在疫情需要空气流通,我们坐出来,觉得环境还是很好。
成都市民 周璐:坐室外能看到人来人往,更具有生活气息。
目前,成都市已经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大型商场占道促销点82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17891个,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
在河南许昌,为了让流动摊贩规范经营,许昌市创建部门经过认真调研,增加开放一批背街小巷,让他们在道牙以上区域经营。
本月初,市民兰红利在市区文化路上的火锅食材店正式营业了。
兰红利说,现在的生意比之前强多了。“城管给提供的这个平台,屋子挺卫生、挺干净,下雨可以挪进去,非常好。”
和兰红利一样,近两个月来,近20家曾经的流动摊贩在文化路中段的便民服务点安了家。
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许昌变“堵”为“疏”,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导摊贩集中规范经营,更好服务市民生活。
浙江杭州在引导市民群众树立健康卫生理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通过开放部分街道为摊贩提供经营场地,帮助解决临时经营设施的难题,实现城市摊贩规范化管理,方便市民日常生活。
杭州市文明办主任 钮俊:我们还着眼于解决群众关心、社会聚焦的市容环境秩序问题,有效维护夜市排档、露天市场管理秩序,引导广大经营者文明经营。
据了解,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消息一出,备受社会关注,不少网友直呼“接地气”。
热评
热评丨活跃马路市场 让城市更有烟火气
“更具有生活气息了”,换一种说法就是更有烟火气。烟火气背后是人气,是旺盛的商业气,意味着老百姓生活有滋有味更景气。马路市场活跃起来了,流动商贩流动起来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不再被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对于城市治理者来说,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方面,应变“管理”为“服务”,比如,为商户提供良好经营环境,为商户解决问题,让商户感受到善政的温度。另一方面,应强化疏导,找到利益“最大公约数”。善待摊贩,就是善待那些普通家庭,每个摊贩往往都维系着一个家庭的生存生活,维系着社会的良性运转。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对摊贩多一些关爱和包容,城市就多一番温情与善意。城市有活力,人人皆受益,一个充满人情味和带有人文关怀的城市,必定会带给民众更多归属感,激发人们更多的创造力。网友热评
@浪子:支持!传统生活方式,只要遵守卫生不阻碍交通就对社会秩序负责,方便百姓生活。
@张远福:真正的呼应底层百姓需要。
@漂洋过海来看你!:人性化了!照顾到了低收入人群,方便了群众,搞活了经济!赞一个!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