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里的“海派”情怀

文、图 / 潘溯

(接上篇)

正是在上海,土山湾美术工场乃中国油画名副其实的发端与摇篮。从徐悲鸿、刘海粟、周湘到夏葆元、魏景山、陈逸飞等等。海派油画家一代接着一代,既传承了欧洲古典写实主义油画的血脉,又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寻求新的发展,以海派特有的眼光来审视自身与世界,将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与欧洲学院派传统绘画技法相融合,构建起属于我们自己的绘画语言和图式。早在清末,世界选择了上海,上海接纳了西方。

潘溯 《小弄况味之二》 油画 2016

潘溯 《念念不忘之三》 油画 2009

又是在上海,著名已故画家陈逸飞先生使我们看到了绘画艺术在上海发展的自由空间。陈先生的作品汲取前苏联写实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中积极的一面,也从19世纪中期欧洲唯美古典主义与拉斐尔前派中吸收了技法之美。在人文理想和审美取向上,既接续了现实主义传统,又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精神,表现出一种以唯美回归自然、不断深入人性、重返理想主义的艺术实践。他关注中西文化的接触与交融对自身油画创作的滋养,并以自己的油画实践证实了中国油画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不应理解为是对西方油画的被动响应,而是在这个多元文化时代完全有条件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路。

潘溯 《女孩肖像》 油画 2015

潘溯 《女编辑肖像》 油画 2010

潘溯 《金桔》 油画 2013

还是在上海,我的老师徐芒耀教授将法国正统学院派技法带回中国,让古典写实绘画在此落地生根。当巴黎乃至整个欧洲都以新、奇、怪为主流风尚的同时,上海,曾经的“东方巴黎”,却出现了一支传统写实绘画的坚持者。有不少人会以为传统绘画已经过时,写实绘画可为摄影取代,而绘画在今天想要发展,必要求新,求不一样。可这种不一样是否要符合传统审美?不一样是否就是要怪?要让人看不懂?徐芒耀曾言:“尽管自古就有曲高和寡之说,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看不慬的艺术就是高雅绝俗的。我绝不认为做出常人不敢做或者不屑做的激烈行为,自以为具有了叛逆精神或者批判性的作品就是有思想的,就是卓然不群的,就是高雅的。对于绘画,无论这百年来艺术的航程经历了几多変迁,我想有一种一以贯之的与传统相维系的根本的价值尺度没有变。”的确,就绘画技法而言,即使在流派纷呈,门户林立的西方,写实能力超凡的大油画家仍然声誉极高,受欢迎程度不减。这足以坚定每一个同样对传统艺术热诚的艺术家及后辈的信心,将现代写实绘画进行到底。

潘溯 《走神的弹奏者》 油画 2010

作为海派绘画新一代的继承者,我亳不犹豫选择了传统写实绘画,并热衷于表现我所知、所想、所见的生活一一那个散发着浓郁本土气息的鲜亮的生活。我单纯而简朴地生活在这座城市,用热诚对待身边每一个人,用悠闲面对发生的每一件事,用无恐惧的心态来一步一步实现自己最初的创作理想。

根植于海派文化,按照自己的本性向上生长,愿有朝一日,我的作品可以将海派精神散播给更广阔的受众,伸展向更遥远的天空。

潘溯 《等候》 油画 2014

潘溯 《握烟斗的父亲》油画 2016

END

陈 晖 | 出 品 人

郁欣怡 | 主 编

龚云表、朱国荣、包于飞 | 特约撰稿

《美术博览》是一本专业性艺术类杂志,本刊从2008年创刊至今,不仅专注于艺术家故事分享、艺术创作、还立足当下艺术环境,传播不同的艺术视角与艺术观点,旨在将艺术带进大家的生活,人人都可以享受艺术之美。通过深度的剖析与不同形式的艺术解读,为大家展示一个别样的艺术世界。

艺术空间 | 教育空间 | 生活空间

展览·公教·艺评·文创·教育·定制·沙龙·餐饮

美博艺术中心位于上海大虹桥板块,闵行区黎明路88号,是一个占地12000平方米的复合空间,融合了美博艺术空间、美博教育空间和美博生活空间三大板块。另设有艺术品商店、学艺堂、咖啡厅、餐厅、下沉式音乐广场和屋顶花园等功能设施,构成全方位一体式艺术文化场所。


(作者:郭旭晖 龚丽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