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抓好三大提升工程保障群众“舌尖安全”
本报讯(记者 刘冕)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最基本的需要。6月10日,我市召开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推进会,就食品安全工作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六小”行业整治、智慧市场监管、食品生产安全监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食品流通安全监管和农村食品安全等工作进行部署。
记者从推进会上获悉,针对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工作,市市场监管局将重点抓好重点品种质量提升工程、小作坊示范提升工程、监管能力提升工程,促进全市食品生产安全监管迈上新台阶。
在抓好重点品种质量提升工程方面,市市场监管局将加强对保健食品、糕点、肉制品、饮用水、食用植物油、大宗消费品等行业的风险研判,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治,强化食品安全风险控制能力;实施婴幼儿配方食品质量提升工程,对14家生产企业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以问题为导向,督促企业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做好帮扶指导工作,市市场监管局计划每月调研指导2家企业,重点调研指导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情况,帮助企业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建议。
在抓好小作坊示范提升工程方面,市市场监管局将推进食品小作坊整治工作,按照“清理整治一批、规范发展一批、转型升级一批”的总体思路,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小作坊做到应登尽登,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小作坊采取集中整治行动;加强汇报沟通,及时与当地党委政府、当地工信部门沟通,共同推进小作坊集中加工区的建设。
在抓好监管能力提升工程方面,今年,市市场监管局将强化培训手段,在集中培训和利用飞行检查、专项检查“传帮带”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多轮次交叉检查的方式,帮助基层执法人员提高日常监管能力;创新监管手段,推进“智慧监管+”模式,目前市市场监管局智慧监管平台已接入部分企业的视频和有关追溯数据;梳理重点检查项目,针对生产企业和小作坊的日常监管,将分别拟订“十查十看”和“六查六看”的监督检查操作手册,力争做到人人看得懂、学得会、记得住;强化执法检查,继续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要求,落实年度工作任务要求,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发挥典型案件及重要案件的震慑作用,促进企业守法经营。
今年,全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中已明确食品安全“十大”攻坚行动,下一步,我市将围绕年度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十大任务,逐项研究、分类实施、整体推进,加强智慧监管,加快推进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和运用,把日常监管融入监管平台和执法终端,实现监管内容全覆盖。同时,加强学习交流,充分借鉴先进城市食品安全监管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查找不足差距,补齐监管短板,切实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