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是个好地方 | 唐末英雄卢光稠

卢光稠,虔化县怀德乡清音里打石窝村人,生于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庚申七月十八日子时。祖居地在河北涿县,汉代北中郎将,著名学者卢植是其先祖。唐开元癸丑年(713年),卢光稠高祖卢宗泰携夫人赵氏、子公明、公达、公显从幽州迁至虔化(宁都旧县名)县怀德乡清音里(今属洛口镇麻田村)。《宁都麻田卢氏十一修族谱序》云:“考宗泰公始居青音,麻田上溯五里许”。谱载:稠曾祖卢富,祖卢广,字天成,父卢卓,字习时,均以耕稼为业。卢卓生有九子:光睦、光稠、光赞、光辉、光肃、光琼、光蕴、光谦、光淮,光稠为次子。卢光稠,讳定国,字茂熙,排十七郎,七岁发蒙,天赋过人,博闻强记。家贫,日间樵牧,晚上燃松明课读。又兼习武艺,长成后膂力过人。中年时期,光稠以贩运为业,长年在外谋生。时天下大乱,光稠谋生于虔州一带,与表兄谭全播密谋举义。中和二年冬(882年),在南康双溪起义,迅速攻占虔州(今赣州),继而又克韶州、潮州和吉州部分地方,光稠自任刺史。后梁代唐,光稠虑己力太薄,表奏后梁太祖朱晃,请求归附。梁太祖封光稠为虔州刺史、百胜军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治虔韶。光稠治虔二十六年,一是保境安民,轻徭薄赋;二是重视农桑,奖励耕植;三是扩建虔州城池,“斥广其东西南三隅,凿址为隍,三面阻水”;四是拓展交通,繁荣工商。而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竭力保护因战乱而源源迁来的客家先民,使其得以在赣南这块土地繁衍生息。罗香林教授说:“客家民系的形成虽与五代时期各个割据政权无涉,然以其在当时所处的地域为南唐以南,王闽以西,马楚以东,南汉以北的地带,即闽粤赣三省交接的三角地带。各个割据政权的融化势力,既不能支配他们,而适以环绕他们,使他们保持了传统的语言与习俗”。主观上,卢光稠占据大片土地,需要大量民力来保护和垦作。客观上,大批北民的迁来加强了卢光稠的割据势力。

关于卢光稠的籍贯,世有争议,起因是宋欧阳修编《五代史》时所撰《卢光稠·谭全播传》中说:“卢光稠,谭全播,皆南康人也”。欧阳修在《新唐书·卢光稠传》中又说:“虔人卢光稠,有众数万,据州自为留候”。因而后世以为光稠为南康人。查宁都麻田卢氏族谱,光稠世系清晰,脉络连贯。明南京都察院左都御使陈勉撰《清音韶坊卢王庙记》:“太尉卢公光稠,字懋熙,生于虔化之韶坊。唐末梁初,值黄巢僭乱,群盗蜂起,天下骚动。公甚忧之,乃与邑人谭全播议,欲为保障之计。公豁达大度,宽仁爱民,受唐敕命,为节度使。太尉自握兵符以来,匡服南蛮,未尝妄杀一人,厥功懋焉!屡朝封隆爵。至昭宗乾宁四年诰封为王,秉麾付钺,竭忠辅国,吉赣二路,民赖以安。复敕建郁孤台,受禄万钟,功名富贵,显赫当时。公殁,士民慕之,立祠祀之,饮食必祭。清音卢氏,族姓繁盛者,实皆公之苗裔也”。明太常寺卿董天锡云:“卢光稠,始为宁都麻田人,后寓南康郡,即今之赣县也。上犹,万安俱志其为乡人,因其子孙流之广而兼收之。”

光稠嫡母曾氏墓今在洛口镇麻田村东元里,墓址为杨救贫所择,墓石上镌有“杨公仙迹”四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