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清风,晚节犹香。一所百年学府,一位耄耋老者,他已退休三十余年,却依然为百年宁中坚守初心、默默奉献。他,就是宁都中学老校长邓水蘅。
高考“十连冠”的奠基石
1987年至1995年,邓水蘅任宁都中学校长。期间,邓水蘅校长治校有方、育人有法,宁都中学教风优良、学风严整、成绩突出。邓水蘅先生任宁都中学校长的八年间,共11人考取清华、北大,培育出全县第一个、第二个少年班大学生,多次在全国数理化奥赛江西赛区勇创佳绩,为宁都中学勇夺1992年至2001年的赣州市高考“十连冠”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了领航之旅,成为赣南教育的重要“标杆”,领一时风气之先。
他在任期间,积极融入教师群体,深入教学一线,深受师生爱戴,早在1986年就荣获了全国教育战线劳动模范。
宁都文艺界的常青树
邓水蘅不仅治校有方,在学术研究上也深耕不辍、颇有建树,在宁都文化艺术界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他是宁都易堂文化的早期研究者。早在1981年,他就在《江西社会科学》刊发论文《魏禧》,侧重介绍明末清初宁都“易堂九子”领袖的人品、文品;1993年在《江西教育科研》刊发论文《经世济用,树人育人》,介绍魏禧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他是宁都文联届的集大成者。他著有《曾兆芹传》,介绍了赣南知名美术家曾兆芹先生的生平事迹;在《朦胧杂谈》(《争鸣》)阐述过对朦胧诗的看法。
他是宁都客家文化的积极探索者。他深入研究宁都方言并著有专著,为宁都地方文化建设和研究作出了贡献。
百年宁中府的孺子牛
退休后,邓水蘅依然关注宁都中学发展,充分发挥余热。耄耋之年的邓老校长,克服行走不便、听力不便的困难,积极参与学校九十周年、一百周年校庆的筹备工作,亲自执笔九十周年校庆歌词,对宁中百年校史进行了细致严谨的梳理,深度挖掘校园文化。他还将家中藏书悉数捐赠给了大沽完小、宁都中学,为宁都教育传承赓续、校园文化建设尽心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梅江河畔到翠微峰下,宁都中学百年老校焕新颜,为“重塑有自豪感的宁都教育”踔厉奋发;从校长办公室到校史馆办公室,邓水蘅老校长一生清廉,一身正气,从未改变的是“经世济用,树人育人”的初心,他依然为宁都中学的发展壮大竭尽所能,感动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宁中人,齐心创造宁都教育的美好未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