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收官之年,乐平市坚持扩充总量和高质量发展并举、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并重、提升平台与优化环境并行,部署谋划开展攻关攻坚行动,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薄弱环节的“补短板”专项整治,并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价。
作为国家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的乐平工业园区,为监测园区企业的废气排放,该市先后投入4050万元在园区建成环境空气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全天候监测VOCs等各项指标,形成了对企业废气排放跟踪监测感知能力。园区涉气企业均在厂界周边设置了恶臭报警装置,同时园区所有涉气企业均已安装废气在线监控设施,并上传到环境监管总平台。废气在线监控设施由第三方运维公司严密监控各企业废气排放数据,发现废气排放数据异常或超标的情况会立即通知当地生态环境执法大队到现场进行处置,企业一旦无法实现达标排放,立即责令限产停产。该市切实加大技改投入,创新机制推进园区大气治理,先后关停高排放企业12家,兼并重组企业8家,停产整改3家,仅保留了38家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医药化工企业,通过“消肿止血”和推广应用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新设施“四新”技术,竭力打造基础化工生态产业链,实现化工资源、化工下脚料循环利用,实现废气排放无害化、减量化、清洁化。
目前,园区涉气企业累计投入1亿元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进行技改,更新环保设施或强化设备设施维护。对江维高科、世龙实业、天新热电等园区骨干企业全面启动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在保障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稳定、实现达标排放的基础上,推动污染物资源化利用、减量化排放。天新热电投资3200万元,率先完成烟气超低排放工艺升级改造。宏柏化工投资1200万元建成废气焚化炉,华兴化工、宏泽化工、胜富化工等6家企业投资200多万元建成废气蓄热式焚烧炉,恒立化工投资百万元对所有废气吸收塔实施整体改造,宏泽化工、景顺实业、远大化工等企业投资100多万元对废气收集管道进行加固和增大引风机动力。通过整改,园区各企业无组织废气收集能力、尾气治理能力均得到了大幅提升。
根据污染源分布状况,该市分头推进专项治理行动,包括VOCs整治专项行动、城市扬尘治理行动、机动车污染管控专项行动、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专项行动、城市餐饮油烟治理专项行动、灰钙及机制砂行业管控专项行动、扬尘精细化管控专项行动、严控秸秆露天焚烧专项行动及烟花爆竹禁限放专项行动,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系统化同步深化。
该市拓展扬尘治理微信平台,强化部门间沟通协调。大气督查通过现场检查抓准问题,开具“诊单”开展点题督查。同时,整合部门资源,构建扬尘治理管控平台,对施工企业、运输车辆进行实时跟踪巡查监控和在线监管,对86辆渣土运输车全部安装了GPS定位,大型工地进出口统一安装电子摄像头,发现问题,及时化解。多部门围绕道路扬尘整治查漏补缺,针对渣土运输车辆、大货车进城等扬尘污染问题,开展常态化夜查整治。环卫系统每日对市区主次干道实施洒水、喷雾作业,大力控制道路扬尘。
为强化统一调度,系统推进攻坚行动,该市成立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另设综合协调组、科技专家服务组、监察执法组等。监察执法组不定期派出巡查组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现场指导、现场执法及驻点指导;采取抽查、巡查、下工单和梳理清单等方式,督促依法查处问题企业。
近年来,该市通过引进浙江衢化巨程及清科、北京雪地龙、怡彬、深圳博士团等5家政府采购第三方专业服务团队,依托其技术支撑,通过统筹差异化科技手段,明显提升了污染管控效率,取得显著成效。今年,该市积极整合现有研究项目、技术手段,持续引进专业团队,强化科技支撑。强化挥发性污染过程精细化管控执法核查和效果评估,及时提炼科研成果,做到“边科研、边服务”,探索园区挥发性污染防治和精细化管控的“乐平路径”。
目前,经过三年的持续整治,乐平工业园异味扩散进城现象基本得到控制,废气扰民投诉同比下降80%,环保整改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
如今,乐平市的空气更清新了、天空更湛蓝了,市民的笑容也洋溢着幸福和美好。(来源:景德镇日报 王金保 吴其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