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瓷如面 | 如果信念有颜色 那一定是中国红

1200℃以上的窑温,

1%的温差决定“生死”,

釉里红凭借“废品率高、成功率低”,

成功出圈成为“瓷中贵族”。

坊间传言,冯少胜有“点石成金”之术,釉里红只要经过他的手,就没有烧不成的。

始于元,兴于明,成熟于永宣,精于清初,期间经历文化断代。后人对釉里红的烧制唯恐避之不及,但对冯少胜而言,传承才能让文化的脚印更加清晰。

冯少胜正在创作

冯少胜,号珠山瘦竹。1959年出生于景德镇,陶艺家、国画家,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

01

我没有一张配方 想配什么直接配

冯少胜家旁有一片池塘,开满荷花,有一次将鱼放生,顿时有了灵感,以“荷”为素材,创作一批釉里红作品。

《春》《夏》《秋》《冬》釉里红瓷板画,创作于2022年,悬于他工作室二楼。

釉里红春夏秋冬四条屏局部

荷叶下,几条小鱼畅游,表现《春》的生机;荷花盛开彰显《夏》的味道;荷花与莲子释放《秋》的气息;残荷诠释《冬》的寂寥。

这一些列作品,冯少胜根据釉里红发色原理,有意识地加强氧化铜的含量,创作出的釉里红产品,红中有绿,既有荷叶本身的绿色,又有釉里红工艺,十分巧妙。

釉里红多福瓷瓶

朋友常劝冯少胜保管好釉里红的配方,但他却说,“到目前为止,我一张配方都没有,想配什么就直接配”。

冯少胜的秘诀在于“无胜于有”,他没有固定的配方,他自己就是行走的“配釉师”,根据不同矿石的属性,多次试验,配制出自己想要的釉料。

青花釉里红综合装饰瓷瓶

这种底气源于“想的多,做的多”,他拒绝墨守成规,坚持使用原矿用料。

冯少胜每个阶段烧出的釉里红韵味不一,没有千篇一律,而是各有故事。

02

如果信念有颜色 那一定是中国红

釉质本身组成、上釉厚薄、温度、压力、气氛、窑位等,无不影响着釉里红的发色,经过高温窑变,从窑里走出什么作品,谁也无法预料。

有人说,釉里红的传统工艺是将釉料中不好的东西发挥到极致,这是现代工业制作难以媲美的。

瓷上镂空红木综合装饰,青花釉里红事事如意盖瓶

釉里红多用于大片写意,在冯少胜《事事如意》青花釉里红综合装饰中,柿子的红活灵活现,该作品荣获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此外,冯少胜2013年创作的青花釉里红《天生瘦骨》被江西省博物馆馆藏。

专利证书

冯少胜崇尚釉里红,是以美学为指导思想,他的作品虽然多以花鸟为主,看似不同于红色题材作品,但他认为,只是表现方式不一样。红色题材作品是正能量,花鸟能激发人们热爱生活,也是正能量。

中国人偏爱那一抹红,从古至今,将红色应用到了极致,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03

传承 让文化脚印更加清晰

《景德镇陶录》中记载:“釉里红,窑彩也,千窑一宝”。

古人在没有温度计的指示下烧出成功的釉里红,全凭窑工肉眼权衡。在元人尚白的时代背景下,釉里红因烧制难度大,而且需求量较低,以稀为贵,成为“瓷中贵族”。

釉里红竹报平安瓷瓶

明代洪武年间,釉里红虽得以发展,但到了明代后期,釉里红工艺几乎失传,出现文化断代。

到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釉里红技术又得到重视,但在清代早期几乎被官窑垄断,釉里红瓷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

青花釉里红雅室兰馨瓷瓶

冯少胜记忆中,新中国成立之后,景德镇已从柴窑改烧煤窑,但创烧于元代景德镇的釉里红,彼时在景德镇却难见踪影,直到他1990年去安徽祁门,才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颜色釉,其中,釉里红让他深感震撼,从此开始关注并研究釉里红。

文化的脚印,只有传承才能更加清晰。        

来源: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