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县人民法院召开“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工作”新闻发布会

11月29日,宁都县人民法院在宁都县融媒体中心召开“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宁都县人民法院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宁都法院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 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文件精神,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诉源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司法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创建了以 “解纷中心”为主体,“基层调解网络”、“法院+”为辅的多元化解体系。

在打造“解纷中心”方面,县人民法院于2020年成立“多元化纠纷解决中心”,选派专业速裁团队及调解员入驻办公,开展民事诉前调解工作,中心成立至今,已诉前调解案件14390件,调解成功13239件。在布局基层解纷网络方面,主动融入党委和政府领导的诉源治理机制,与县综治办、县矛调中心、各乡镇综治办对接,2020年至今,通过综治网络调解案件586件,调解成功469件。在推进“法院+”多元解纷机制工作方面,积极与县各部门、行业协会沟通联系,加强基层联化联调,现已共建有“宁都县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中心”“宁都县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中心”,联合设立有“劳动争议诉调对接中心”,并主动与商会沟通协调,成立了“宁都县工业园区企业商会调解委员会”。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法治宁都,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记者问答环节

1.请简要介绍一下“宁都县工业园区企业商会调解委员会”。

答:为深化和发展新时代“寻乌经验”,充分发挥行业治理的调解优势,打通司法服务园区的“最后一公里”,我院与县工业园区企业商会于2022年10月联合成立“宁都县工业园区企业商会调解委员会”,并在工业园区企业商会内设立工作室,委派专职调解员进驻从事调解工作,对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先行调解,同时兼顾普法宣传、联动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律风险提示等功能,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园区,更好服务园区企业,助力优化我县营商环境。该调解委员会成立以来,共调解涉园区案件67件,基本做到了涉企矛盾纠纷不出工业园区的效果。

2.贵院今年诉源治理有何特色亮点,可以详细介绍吗?

答:我院今年诉源治理亮点是创建了金融“共享法庭”。

为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我院于2023年9月在县农商支行正式揭牌成立宁都县人民法院、宁都农商银行“共享法庭”。

“共享法庭”采取深度融合共同解纷的工作模式,利用网点贴近诉源的前端优势,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定分止争的指导作用,做实调解前置、诉调对接机制,整合“线上+线下”多元解纷资源,实现全时空泛在化司法“一站式”服务,力求打造成业务范围集约、诉调对接联通、协同配合专业、化解资源共享的纠纷解决“终点站”。

“共享法庭”近邻县城中心社区,占地面积200平方米,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设有自助服务厅、视频宣传墙、多功能调解室、审判法庭、在线服务中心、综合办公室和法官工作室。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和“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全流程提供“诉源+调解+裁决”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实现了诉前调解、网上立案、在线调解、诉讼审判、普法宣传、风险防范六大功能。金融“共享法庭”运行不到三个月,已化解涉金融纠纷103件,为金融机构实现债权回笼资金511.89万元,协助法院办理审判案件辅助工作57件,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用3万余元。该品牌建立后,作为我院营商环境改革新举措,受到了市金融办的邀请座谈与推广。

3.关于多元解纷工作,下一步有什么具体工作打算吗?

答:下一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着力推进诉源治理与多元解纷。

一是进一步落实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切实解决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中心空转的问题,打造“县住保中心、城市社区党工委、法院速裁团队、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中心、物业服务公司、业主委员会”六位一体、群防群控的物业纠纷调解新模式。二是坚持“府院联动”,深化基层人民政府调解,向基层延伸多元解纷触角,打造“一村一调”模式。开展“无讼村、居”建设,创建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切实减少案件增量,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风尚,助力乡村法治发展。三是坚持科技赋能化解矛盾,面对地域空间等因素限制,推进“互联网+调解”机制建设,推动网上调解、视频调解、电话调解等方式,在线调解矛盾纠纷,为群众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多元解纷方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