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里的红色故事 ▎红军“一部半电台”起家

宁都祠堂,蕴含红色故土的厚重。上世纪30年代,宁都祠堂为红军安营扎寨。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长期居住于宁都的祠堂,在这里运筹帷幄、指点江山。中共苏区中央局、苏维埃中央军委、少共苏区中央局等苏区党、军、团的最高领导机构在祠堂成立;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在祠堂诞生;《寻乌调查》《兴国调查》在祠堂整理......宁都4处“国保”单位,有3处都是祠堂建筑,祠堂里有说不尽的红色故事。

今天分享祠堂里的红色故事 :红军“一部半电台”起家。

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陈列厅里,摆放着一件珍贵的文物,它就是被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无线电通信事业开山祖的“一部半电台”。这“一部半电台”的故事就发生在宁都小布“龚氏家庙”里。

1930年12月,红军在龙冈战斗中缴获了一部电台和俘虏了无线电技术人员10名,可惜的是当时红军战士从没有见过这种东西,他们出于对敌人的仇恨,就把这部能收能报的电台砸成了一部只能收不能报的电台,于是就成了“半部电台”。

当这“半部电台”送到红军总部驻地小布“龚氏家庙”时,毛泽东、朱德还是非常高兴,虽然这部电台的“嘴巴”没有了,不能发报,但它还带着“耳朵”呀,可以当作收听情报的电台用。

龙冈大捷后,红军乘胜追击,在东韶战斗中又缴获了一部电台。这次,红军战士们将电台完好无损地送到了“龚氏家庙”,这样红军便开始有了自己的电台,也因此有了红军“一部半电台”起家的说法。

1931年1月4日下午,在“龚氏家庙”里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毛泽东和朱德正在这里亲切接见刚刚参加红军的王诤、刘寅等无线电人员,毛泽东热情而充满期望地握着王诤的手说:“好,欢迎你们,欢迎你们当红军,无线电还是个新技术,你们学了这一门很有用,也很难得,现在你们参加了红军,就要把你们的这些技术用来为工人、农民服务,希望你们好好地为红军建立无线电通信努力工作”。

朱德也和蔼地拍着刘寅的肩膀鼓励大家说:“你们先把工作搞起来,不要看红军现在没有电台,无论大小武器装备,凡是白军有的,红军也会有;没有的,敌人会给我们送来。没有人,我们可以训练,也还会陆续有人从白军中来,革命事业是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首长们的一番热情讲话,让王诤、刘寅他们听起来字字新鲜,激动得不知道回答些什么,只是感激地点着头。

1月6日,“龚氏家庙”院子里熙熙攘攘,吸引了很多红军战士和当地老俵围在一起,原来院子东边的屋里在布置“报房”,王诤、刘寅等人正把红军缴获的“一部半电台”进行第一次安装试机,一部三灯收信机摆在八仙桌上,窗外架起了高高的天线,王诤检查好机器后,接上电源,把开关 “啪”的一扳,耳机里立刻发出了“唧唧”的响声,顿时让围观的战士和老俵显出了惊异的神情,一下子议论开了:“真能听到敌人通信吗,谁和谁在通信?”“这能听多远,能听到南昌吗?”“没电线咋个和远处通信?”“没有电线,这就叫无电线呗!”……

新组建的电台每天任务除了收听新闻就是监听敌军的动向,这样一来,敌军的一切行动都被红军了如指掌。这部电台实际上也成为我军最早的无线电侦察台,红军的无线电技侦工作也由此开始。

1931年1月10日,红军利用这“一部半电台”在小布“陈家土楼”成立了红军第一支无线电通信队。

2月初,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在小布“陈家土楼”正式开课。开学第一天,朱德亲自主持开学典礼,他鼓励学员:“在建设红军无线电通信事业中要不怕困难,在红军的字典里是没有‘困难’二字的......”毛泽东对这个训练班也非常重视,经常抽出时间给学员上政治课。

虽然训练班的学习条件艰苦,但学员们始终牢记毛泽东、朱德的教诲,克服种种困难,成长为红军队伍中一名无线电技术骨干。

5月15日黄昏时候,学员小刘、小曹随王诤队长一道值班,密切收听敌军情报,忽然,电台传出了敌军公秉藩师部电台与该师在吉安留守处的电台明码通报。敌师部电台说:“我们现在驻富田,明晨出发。”敌吉安台问:“到哪里去?”敌师部台答:“东固。”……毛泽东、朱德根据这份重要情报立即进行临战前的战略部署,取得第二次反“围剿”首仗告捷,胜利的消息先从红军电台传出,红军电台因此受到朱德的表扬。

红军从没有电台到拥有一部半简陋的电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毛泽东、朱德的高度重视下,无线电通信事业得到不断发展壮大,无线电通信成为红军作战的主要指挥联络方式,实现了朱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预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无线电通信事业也正是有了这“一部半电台”的起家才一步步走向了今天的强盛。

作者简介

      曾晨英,宁都县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系江西省苏区精神研究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党史文章散见《党史文苑》《党史文汇》《湘潮》等刊物。

来源:宁都作协、州城文学、宁都文学   

作者:曾晨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