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是客家祖地,宁都“三杯鸡”,地道的客家味道,以其肉质鲜嫩、原汁原味、浓香诱人、味道醇厚而闻名。
宁都“三杯鸡”是赣南客家传统名菜,2008年入选北京奥运会菜单,被评为赣菜“十大名菜”,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制作历史。其独特之处在于:烹制时,把宰杀洗净的鸡斩成小块,至于砂钵中,不用放汤水,只需配一杯甜米酒、一杯香油、一杯酱油。鸡一定要用宁都黄鸡,因其嘴黄、脚黄、毛黄,故称“三黄鸡”,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烧煮时,一定要用砂钵,先用旺火烧开,再用文火烩焖,等鸡肉收红,卤稠汁浓,就做好了。成菜后,浓油赤酱,棕红锃亮,用筷子轻轻一动,鸡肉与骨头就能分离,入口鲜美,味道醇厚。因只用米酒、香油、酱油这三杯佐料,故名“三杯鸡”。
据说,宁都“三杯鸡”的由来和民族英雄文天祥有关。1255年文天祥选为贡士,入白鹭洲书院,此时宁都状元谢元龙已51岁,英雄迟暮,壮心未减,游学白鹭洲,两人结识,一见如故,互引为知己。南宋末,时局动荡,谢元龙隐居老家,听传文天祥已被杀害,带一只三黄鸡、一壶关生酒,千里迢迢来燕京祭祀哀悼。后在狱中见到文天祥,二人感慨万千举杯共饮,并请狱卒帮忙烧鸡下酒。恰好狱卒也是宁都人,便欣然应允。于是,他把鸡宰杀好,找来一个瓦钵,放进鸡块后,倒入米酒,再从附近人家要了点酱油和食油,用几块砖头架起瓦钵小火煨制,煨好后芳香四溢。文天祥饮酒汤,食鸡肉,心怀亡国之恨,慷慨悲歌。
此后不久,文天祥即慷慨就义。狱卒和谢元龙二人回乡,每年相约用这种方法煨鸡,以祭奠文天祥,“三杯鸡”也因此闻名。
宁都“三杯鸡”制作颇为讲究:
食材:宁都黄鸡一只,1350克,生姜30克,青葱20克,山茶油100克,米酒100克,酱油90克(用砂钵,味更香,不添汤水,原汁原味)。
制作:选取宁都黄鸡,将其宰杀,清理洗净,去除鸡脚尖和鸡尾,剁成长约4厘米,宽约3厘米的长方形肉块,放入砂钵,依次加入米酒酒酿、酱油和山茶油等调料,文火慢炖20分钟,肉质鲜嫩、味道醇厚的宁都“三杯鸡”便做好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