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丨一家中小企业逆势增长的“秘密”

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当地有一家中小纺织企业,面对原材料价格、海运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积极应对,创新性地把废弃的塑料瓶变成了纺织品的原材料,实现了逆势增长。它是怎么做到的呢?来看记者的一线调研。

记者来到浙江凯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生产车间里看到的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分切机将布匹一段段截开,并分割成一卷卷2厘米左右的白色小条,工人们正在忙着赶制一批发往欧洲的环保商标带。从外观上看,很多人可能会以为它的原料是普通的纱线、尼龙或者无纺布,但实际上,它是由废弃的塑料瓶做成的。

浙江凯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艺师 黄成:先把它(塑料瓶)粉碎清洗干净,然后再回到熔炉里面把它熔融,熔融以后再纺成纱,我们买来再把它(纱)织成布,我们这款产品主要的一个理念就是环保、再生。

黄成是这家纺织企业的总工艺师,30多年的布料研发和生产经验,让他成了当之无愧的“行业专家”。黄成告诉记者,这种商标带虽然具有环保性,但生产成本却要比普通材料高10%之多。是什么促使企业宁愿增加成本也要生产环保商标带呢?这还要从企业近几年在外贸领域遭遇到的困难说起。

浙江凯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艺师 黄成:有的时候一个柜一个月都走不掉,导致我们也积压,很多的线有可能就停在那里,我们不得不给工人放假,公司其实也带来一些很负面的一些损失。

会议室内气氛紧张,一场围绕企业如何突围的头脑风暴正在进行。有人建议,降低产品价格来打开市场,薄利多销。吴瑶则建议,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打造“爆款”。

浙江凯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高级经理 吴瑶:现在欧洲客户,他们现在普遍反映就是,再生产品现在是一个趋势,然后越来越多的一些品牌商愿意去采用这样的材料。那我们是不是能够把这款材料做大、做广。

这个想法,最终赢得了公司内部绝大部分同事的认可。面对压力,凯瑞博并没有选择一条路走到底,而是决定“换道加速”。

浙江凯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 方霞:我们在全国范围内也找了几家,然后经过一些实地的评估、考察,看到了那些实际的场景也非常吃惊,把那些成千上万的一些塑料瓶经过挑拣、筛选,然后清洗,然后纺成丝。最终我们经过评估和确认选择了两家比较有资质、有实力的供应商作为我们长期合作商。

原材料价格高,就选择再生材料作为原材料,并不复杂的一个“换道”,给企业换出了希望。生产车间里,被迫放假的工人回来了,停滞的生产线又运转起来了。满载着全厂职工的希望,第一批环保商标带运送到了国外客户的手中。

浙江凯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高级经理 吴瑶:现在反馈都是非常好,基本上原先他们采用的常规物料切换成再生产品,现在的增量达到了两倍。

很快,新型的环保商标带在欧洲市场上成了爆款,受到国外客户的热烈追捧,订单随之纷至沓来。即使6月、7月这样的传统淡季,企业车间内依然是一派繁忙景象。

近几个月来,凯瑞博共有32款不同型号的环保产品实现全面量产,成为企业外贸销售增长的新引擎。在长兴,当地企业普遍采取这种“换道加速”的思路来应对不利局面,上半年,长兴完成进出口总额151.61亿元,同比增长26.8%。

长兴县商务局局长 朱毅媛:得益于我们这些企业长期以来坚持科技创新不动摇,在新的产品和科技投入上持续发力,所以今年传统的龙头外贸前50强企业,今年的增长都超过了60%多,也拉动了我们全县的出口的相应的趋势。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